• 首页
  • 所况介绍
    • 所内教工
    • 客座研究人员
    • 现任领导
    • 讲座教授
  • 团队介绍
    • 气溶胶污染团队
    • 质谱仪器研发团队
  •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专利申请
    • 期刊论文
    • 平台建设
    • 成果展示
  • 学术活动
    • 学术讲座
    • 境外会议
    • 学者来访
  • 党团教研
    • 党团建设
    • 研究生管理
    • 日常活动
  • 人才引进
    • 科研合作
    • 留言
  • English
    • Welcome from the...
    • Mass Spectrometr...
    • Atmospheric Aero...
    • Employment
  •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 科研项目
  • 专利申请
  • 期刊论文
  • 平台建设
  • 成果展示

联系我们

气溶胶团队在黑碳吸光增强特性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布者:周振发布时间:2020-04-22浏览次数:1594


        近日,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团队在黑碳吸光增强特性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以往研究中,无法获得长期观测的高时间分辨率的气溶胶黑碳吸光增强系数(Eabs)是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瓶颈问题。本研究采用最小相关系数法(MRS)获取一次排放黑碳的吸光截面系数,解决了上述难题,相关成果已在大气科学领域顶级期刊ACP上发表,第一作者是2017级硕士研究生孙嘉胤,通讯作者为吴晟博士,吴兑教授和周振教授。

           黑碳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备显著的光吸收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气候效应。黑碳由一次排放产生进入大气以后,其微观形态和光学特性会随着大气老化而改变,尤其是光吸收能力得到增强,吸光增强系数是表征黑碳吸光能力的重要参数。但在以往研究中,受检测方法所限,无法获得长期观测的高时间分辨率的黑碳吸光增强系数,限制了同时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两个时间尺度探究黑碳的吸光增强特性,成为准确揭示气溶胶气候效应的难点。本研究在吸光截面系数比值(MAE)方法上进行创新,解决了上述难题:使用最小相关系数法—(MRS)获取一次排放的吸光截面系数,从而获得了长期的高时间分辨率Eabs结果。本研究通过对广州城区黑碳气溶胶的吸光增强特性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长期观测,结合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分干/湿季深入地讨论了广州城区黑碳气溶胶的浓度特征、光学性质、日变化规律、污染气团来源、SOC/OC、温度、气溶胶负载补偿参数k3、O3等参量对黑碳吸光增强的影响。由于MRS法所需的AE33和ECOC分析仪器是国内大气监测网的常规仪器,MRS方法可拓展用于研究其他地区黑碳吸光增强特性。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1605002)、面上基金(41475004)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2016YFC0208503)的资助。

参考文献:

Sun, J. Y., Wu, C.*, Wu, D.*, Cheng, C., Li, M., Li, L., Deng, T., Yu, J. Z., Li, Y. J., Zhou, Q., Liang, Y., Sun, T., Song, L., Cheng, P., Yang, W., Pei, C., Chen, Y., Cen, Y., Nian, H., and Zhou, Z.*: Amplification of black carbon light absorption induced by atmospheric aging: temporal variation at seasonal and diel scales in urban Guangzhou,Atmos. Chem. Phys., 20, 2445-2470, doi: https://doi.org/10.5194/acp-20-2445-2020, 2020.(一区,IF=5.5 Top期刊)


孙嘉胤,吴晟*, 吴兑*, 李梅, 邓涛, 杨闻达, 程鹏, 梁粤, 谭健, 何国文 ,成春雷, 李磊, 周振. 广州城区黑碳气溶胶吸光特性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已接收


版权所有:广州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

电子邮箱:odqs@jnu.edu.cn 电话:020-85225991 传真:020-85225991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大气楼二、三楼